鼻咽癌,以前被稱為「廣東瘤」,因為華南地區個案特多,包括香港,也是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。正因如此,坊間有很多說法,例如傳統廣東人愛吃的鹹魚會增加鼻咽癌風險;而華南地區也有很多草藥、偏方「應運而生」,聲稱有助治療鼻咽癌,而且有不少病人相信。
例如40多歲的舞台劇演員Sam,他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,分別是一個叔公輩和一個表哥都患過鼻咽癌。但因為本身是一個大家族,親戚眾多,Sam對於當中兩人有同一種癌症並沒有太在意,直至去年初,疫情第一波高峰期,他的演出工作已全停,大部分時間賦閒在家防疫,多數時間都在上網,豈料漸漸察覺自己聽力有少許不清,且有輕微耳鳴。
Sam懷疑是疫情造成壓力所致,又擔心是因使用電腦時間太長,因此即時減少上網,又盡量放鬆心情。但卻未能見效,他耳鳴的情況愈來愈嚴重,最後更引起了頭痛。劇團同事知道後,建議他盡快看醫生,以便疫情一過他可以重新投入演出,不受影響。
耳鼻喉科醫生替Sam做了鼻咽內窺鏡檢查,隨後再做磁力共振及抽取活組織檢查,證實他已患了第三期鼻咽癌,轉介腫瘤科醫生。腫瘤科醫生詳細了解病情後說,由於他鼻咽的腫瘤已擴展至顱底骨,所以會引發頭痛。Sam聽後十分擔心,既擔心鼻咽癌能否治好,也憂慮治療的副作用會否引致他將來長期口乾,影響他再踏舞台。
與此同時,不少舞台劇界的朋友,紛紛建議Sam嘗試各種草藥、偏方,由於他們都是出於好意,令他一度猶疑。幸好,經過醫生和他商談和解釋,他終於同意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,整個療程約半年,現今Sam已康復,雖然疫情仍未過,但他的生活已大致如常。
其實,鼻咽癌由於在香港個案較多,經過多年來累積經驗,治療成效也是全球最好的地區之一。但先決條件是未出現廣泛擴散,而患者又肯相信醫生,接受正規的治療,而不會相信偏方、健康食品等可治好鼻咽癌。我見過不少個案,因為花了很長時間試用非正規的治療方法,結果反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機會,十分可惜!
李兆康醫生
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